北美馆新展览「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於上周末起(3/23)正式开展,虽然展览名称写着「台湾建筑」,但这并非是一个只给建筑人看的展览。开展当天,有参观者看见求学时期熟悉的景美女中场景,欣喜地合影留念;有影迷仔细端详墙上的建筑照片,回想杨德昌电影《青梅竹马》里环球商业大楼的场景片段;电视剧迷绕着北埔姜阿新洋楼的复刻模型来回观看,遥想着电视剧《茶金》里的时代兴衰……,正如建筑学者、同时也是本展研究策划之一的吴光庭所说,「建筑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愿景的投射。」展览上 200 余件作品、建筑图面、模型、档案与影像纪录,特别复刻的珍贵模型及设计家具,皆是以建筑作为观景窗,梳理 1949 至 1983 年间,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现化代进程中的自觉与探问。
展期自 2024 年 3 月 23 日至 6 月 30 日止。
# 为何是 1949 至 1983 年?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 1949–1983」由 3 位建筑学者吴光庭、王俊雄和王增荣共同研究策划,聚焦 1949 至 1983 年间影响台湾建筑发展脉络的议题事件与生活文化因子,带领观众探寻在当时政治社会背景下,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文化的变迁与多元且具现代性意义的时代样貌。1949 年为二战结束後,台湾面临政权转变,南京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将不同的建筑工法与观念、生活方式一并带来,对当时受日本殖民文化影响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1983 年为台北市立美术馆落成,展览时间轴止於此,强调一座现代美术馆的诞生对於形塑国民生活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性。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展览现场,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展览现场,2024。照片中为高雄市文化中心建筑模型。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 6 子题梳理台湾建筑现代化的经历
展览研究策划始於 2021 年,当时北美馆推动「北美馆艺术园区扩建计画」,同时展开「二战後至 1980 年代的台湾建筑」专题研究,思量美术馆所在的地域空间,并回溯战後的城市治理、建筑发展背後千丝万缕的历史情境相关研讨。2022、2023年陆续举办相关建筑论坛扩大讨论,并刊载发表相关研究,今年终以展览的方式全面地呈现研究成果。展览由6 个子题展开,包含「美援」、「中国复古」、「中国现代」、「在地现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过「建筑」此一观景窗,揭示台湾在探求现代性的同时,在政治、社会、宗教、艺术、商业等各面向所经历的融合或碰撞。
「艺术超展开:北美馆艺术园区扩建计画」鸟瞰本馆与新建典藏库房模拟示意图。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 以《茶金》灵感原型、建成於 1949 年的北埔姜阿新洋楼揭开展览序曲
「序曲」以北美馆典藏的邓南光《战後在台日人拍卖家当》摄影作品,与承袭日治时期折衷洋、和、台传统的姜阿新洋楼(1949)模型揭开序幕,带领观众进入战後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氛围。当时战後初期仍处混乱局势,建筑并不活跃,政权转变下,开始於台湾推进的「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政策,对日後影响深远。
邓南光,《战後在台日人拍卖家当》,银盐相纸,47×31公分,1946,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姜阿新洋楼(1949),彭玉理设计。建筑模型由中原大学建筑系制作,2024。(photo credit:MOT TIMES)
# 子题「美援」:美式施工系统与材质技术引入台湾
展览子题「美援」回溯台湾自 1951 年起获美国经济援助至 1965 年止,在建筑层面引入美式系统式施工图、预力混凝土等材质与技术,本区展示成功大学总图书馆(今未来馆,1959)及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1963)两个以钢筋混凝土施工方式呈现理性构造的建筑案例设计图。
成功大学总图书馆(1959,今未来馆),王济昌、吴梅兴、陈万荣、傅立尔共同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子题「中国复古」:以现代构造为主体,外观仿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构成
战後初期,国民政府为塑造国家意象积极推动「中国复古」,位於台北市中正区的「南海学园」即汇集此风格建筑群,从展区呈现的前国立台湾科学馆模型及图面可见仿中国天坛的攒尖式屋顶,然而在复古的外衣下,其建筑师卢毓骏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建筑散步」(promenade architecturale)概念的启发,透过环状斜坡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更能感知空间、光线、视觉变化的步行经验。
前国立台湾科学馆(1959,今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卢毓骏设计。图片©农业部,1961
#子题「中国现代」:始於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落成,将东方文化精神带入现代建筑
「中国现代」开始於 1953 年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落成,此一子题转化合院建筑与苏州庭园之精髓,融合西方简洁、通透的空间处理方式,并采取材料与工法的在地化,尝试将东方文化精神带入现代建筑。本区将透过东海大学艺术中心、国父纪念馆模型、建筑图面与倪再沁《东海路思义教堂》、《文理大道鸟瞰》等作品,重现此时期建筑与艺术领域皆於传统与现代的思辨中,探索主体与自觉。
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1953),王大闳设计。图为王大闳(左)摄於自宅前。图片©国立台湾博物馆
倪再沁,《东海路思义教堂》,油彩、画布,52×64公分,2008–2009,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东海路思义教堂》模型。(photo credit:MOT TIMES)
# 子题「在地现代」:欧美日的影响与在地建筑经验
1950年代末期,台湾经历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巨幅变迁和都市人口大幅扩张,「在地现代」点出广泛吸收欧美日的影响,蕴蓄丰富多样的在地建筑经验。
被誉为台湾第一女建筑师的修泽兰,在建筑生涯中为许多校园设计建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於如花朵盛开的景美女中图书馆(1968),屋顶圆形天窗和镶嵌彩色玻璃带给师生神圣且舒适的阅读环境;观众在展场中亦可坐在修泽兰为中山女中礼堂设计的长凳、观赏《寂寞的十七岁》(1967)电影片段中的景美女中校园一景,感受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校园建筑样貌。
景美女中图书馆(1968),修泽兰设计。照片中为建筑模型。(photo credit:MOT TIMES)
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大礼堂长凳,修泽兰设计,木、铁,425×40×81公分,1972,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提供。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另一个校园建筑案例——三信家商波浪大楼(1963)出自建筑师陈仁和之手,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楼板设计安排两两相对的教室,以波谷为讲台、波峰为学生座位,兼具力学及实用性,从建筑横剖面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展现在电脑绘图、计算尚未普及的年代,建筑师以超群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回应艰困的挑战。
三信家商波浪大楼(1963),陈仁和设计。图片©张文睿,2020
1983 年落成启用的台北市立美术馆是战後台湾第一代本土建筑师思考「在地现代」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高而潘建筑师以「井」字形结构体,形构出四方几何、低限灰白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此次展览,观众可从北美馆管状结构的展间俯瞰扩建中的新园区,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建筑皆映照对未来生活的想像,并试图提供连结市民生活、自然与艺术更为紧密的可能关系。
台北市立美术馆(1983),高而潘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约1983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展览现场,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此外,本子题亦陈列战後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筑师王秀莲的建筑学笔记、曾经任教於成功大学建筑系的艺术家颜水龙、郭柏川作品等,希望让观众能遥想台湾建筑教育的萌芽以及建筑学子当时所摄取的美感养分。
颜水龙,《卢森堡公园》,油彩、画布,65.1×80.3公分,1932,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子题「非典型」:现代的转化、折衷与多元诠释
「非典型」涵盖国外建筑师设计,如入选全球 30 大重要现代建筑的公东高工圣堂大楼,由瑞士建筑师贾斯特斯.达兴登(Justus Dahinden)设计,清水钢筋混凝土与无梁柱的「板结构」为现代营建技术的具体呈现。本区特别挑选行天宫北投分宫、指南宫凌霄宝殿作为此时期东、西宗教建筑的参照,看似延续本土庙宇传统,却添入现代结构技术及材料,呈现「现代」的转化、折衷与多元诠释。
公东高工圣堂大楼(1960),贾斯特斯.达兴登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指南宫凌霄宝殿(1966),李重耀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指南宫凌霄宝殿,建成於 1966 年。突破传统寺庙的平面式格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传统庙宇立体化。(photo credit:MOT TIMES)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展览现场,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子题「新生活」:走进现代生活的高楼住宅、考量生活机能的公共设施
随着经济起飞与急速都市化,政府在1950年代兴建公共住宅、也鼓励民间投资兴建公寓住宅,「新生活」展示中兴新村的配置模型,拔地而起的南机场公寓、林肯大厦旧照片,不论是当时从地面迈向高层化公寓的垂直居住经验、考量生活机能的公共设施,或是首创将厨房和浴厕纳入室内的配置,皆展现对现代生活美好愿景的期待与实践。
「摩登生活:台湾建筑1949–1983」新生活子题展览现场,2024。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
林肯大厦,建成於 1974 年,石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照片反映 1970 年代房地产业起飞,台北市中心向东拓展,16层楼高的林肯大厦成为敦化南路发展的指标,与当时邻近的林安泰古厝产生强烈对比。(photo credit:MOT TIMES)
除了居住议题,大型商场的设立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作为许多台北人集体记忆的万年商业大楼(1973)由各商家个别经营,通过宽敞的过道、设置多部升降梯与冷气设备,重视购物空间的便利与舒适,成为都市化过程新消费形态的佐证。
万年商业大楼(1973),蔡柏锋、陈昭武设计。图片©台北市立美术馆,2023
北美馆馆长王俊杰表示:「以建筑作为台湾 1949–1983 的观景窗,并不仅在於探讨建筑形式与建筑史,而是从当代的角度回望追寻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於主体性、何谓理想的现代生活想像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摩登生活:台湾建筑 1949–1983」企图提出建筑展览的不同可能,并期待触发更多议题的讨论。」
展期间将配合儿童节延伸适合亲子参加的特别活动,以及与王大闳建筑剧场串联的身体计画工作坊,此外更邀请与本展合作模型制作的 8 校建筑系师生参与「摩登生活实验室」一日创作活动,作为展览的延伸思考。本展也将与下半年开展、由忠泰美术馆主办的「台湾建筑的解严世代」(暂名)合作串联,推出专题座谈活动。详细活动办法及讯息请参见北美馆官方网页或北美馆脸书粉丝专页。
新闻稿暨部分图片提供:台北市立美术馆
编辑/Stephie